考研的事实有哪些(90%的成功上岸考生都投入了至少8个月的专注备考时间)
作者: 日期:2025-03-20 04:02:04 浏览: 分类:会计故事
考研的事实有哪些 ♂
考研知识量与复习时间
考研的知识量是高考的三倍以上,但复习时间通常只有高考时间的1/3。
考研复试的歧视问题
考研复试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,尤其是来自好学校的考生更受青睐,而本校考生通常更受导师青睐。
考研复习的自觉性
考研复习主要靠自觉,遇到问题需要自己解决,没有老师保姆式的辅助学习。
摇摆不定的后果
摇摆不定的人往往会悲剧,例如同时边找工作边考研或边考公务员边考研,最终可能两边不讨好。
英语和政治的分数
英语和政治70分算高分,80分算超高分,一般复习没有走偏的人,这两门保证60分以上是没有问题的。
数学和专业科的拉分效应
数学和专业科是考研中拉分最狠的科目,满分150分,这两科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试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情报的重要性
情报收集在考研中非常重要,甚至超过复习本身,它决定了你一年的努力是否有意义。
跨专业考研的难度
跨专业考研的难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,实际上考研时大家的知识水平差不多,跨考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。
考研竞争者数量
考研有一定的特殊性,报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才直接竞争者,虽然每年有将近200万人报考,但实际竞争者可能只有几百人。
考研学校选择
大多数人选择的考研学校比自己本校好,因为考研被视为抹平学历差距的最后一次机会。
裸考的风险
裸考成功的可能性极低,90%的成功上岸考生都投入了至少8个月的专注备考时间。
恋爱与考研的关系
考研期间谈恋爱可能会影响学习,但如果遇到理解和支持的伴侣,反而会成为备考的坚强后盾。
考研的动机
考研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,更是为了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,提升自我。
考研经验贴的参考价值
考研经验贴应谨慎参考,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接受能力不同,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专属的学习计划。
这些事实反映了考研的复杂性和挑战性,考生需要充分准备,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,并关注可能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。
感觉读者对于考研的事实有哪些需求较高,下面小编根据读者对于考研的事实有哪些这方面的需求,感觉读者对于下面这篇文章也感兴趣,希望读者也看看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.考研的总分一般为 500分,但不同专业的分数线会有所不同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分数线情况:
学术型硕士
需要参加各个学校的考试,分数线因学校而异。一般来说,考370分可以报考一些重点大学,如青岛大学和延边大学。
专业型硕士
总分一般为300分,其中英语二100分,管理类综合200分。
工科类
一般工科类350分以上算好成绩,211高校和985高校的工科研究生分数线通常在340分甚至360分以上。
理工科类
通常情况下,达到350分以上的成绩是比较理想的,这样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。
文科类
对于汉语、新闻等专业,往往需要考生的分数在370分以上,才能有较大的竞争优势。
地理与历史类
这些专业的分数线大致在360分以上,考生需要注意。
农学类、军事类、体育类、工学类、工学照顾类、理学类、医学类等学科
一般来说,考研分数超过300分,大概率是可以稳过国家线的。
法学、哲学和历史学
考研分数需要到330分才比较稳。
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教育学和文学
分数得更高,360分及以上才会更稳一些。
普通本科院校的工科硕士研究生
达到全国线就可以参加复试,290分左右基本不成问题。
211甚至985高校的工科研究生
对初试成绩的要求会很高,一般211高校实现340分,985所独立线学校实现360-380分保送。
综上所述,考研的分数线因专业和学校而异,但总体来说,考研至少需要达到350分以上才有机会考上研究生。对于不同专业和学校,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院校的要求,合理制定复习计划,争取取得理想的成绩。
猜你还喜欢
- 03-20舞蹈生考研考什么科目好(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舞蹈考研专业及其相关科目:)
- 03-20考研的事实有哪些(90%的成功上岸考生都投入了至少8个月的专注备考时间)
- 03-20考研送导师什么礼物合适(表达对导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见你的感激之情)
- 03-20新疆哪些考研机构好点了(提供包括考研乐学系列、魔鬼集训营、VIP1对1、考研微课等系列产品)
- 03-20考研不洗头文案怎么写(这些文案既有趣又能表达出考研期间的艰辛和坚持)
- 03-20会计考研需要考哪些(专硕则考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中的数学部分(199))
- 03-20考研一般收多少钱的书(考研自己买书的总费用大致在 700-1500元)
- 03-20想去车企考研考什么专业(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以及政策层面的支持)
- 03-20考研政治课报班多少钱(服务:知识堂答疑、动态课堂、研友群交流、新东方写作小程序、专属在线自习室)
- 03-20军队考研哪些专业好(:在军队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