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育问答 > 考公攻略

音乐考研用书有哪些书籍(音乐考研需要准备的专业书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本:)

作者: 日期:2025-03-16 01:37:57 浏览: 分类:考公攻略

音乐考研用书有哪些书籍

音乐考研需要准备的专业书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本:

中国古代音乐史

《中国古代音乐史稿》(上下卷),作者:杨荫浏,人民音乐出版社,2004年版。

《先秦音乐史》,作者:李纯,人民音乐出版社,2005年版。

中国近现代音乐史

《中国近现代音乐史》(含当代音乐),作者:汪毓和,人民音乐出版社,2009年版。

《中国现代音乐史纲》,作者:汪毓和,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,2010年版。

《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》,作者:刘再生,人民音乐出版社,2008年版。

《中国当代音乐》,作者:梁茂春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,2004年版。

中国传统音乐

《中国传统音乐》,作者:袁静芳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中国少数民族音乐

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》,作者:周吉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西方音乐史

《西方音乐通史》,作者:于润洋,上海音乐出版社,2003年版。

《西方音乐简史》,作者:余志刚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7年版。

《西方现代音乐概述》,作者:钟子林,人民音乐出版社,1991年版。

《二十世纪音乐》,作者:[德]斯图肯什密特,汤亚汀译,人民音乐出版社,1992年版。

音乐美学

《音乐美学》,作者:罗艺峰,人民音乐出版社。

《中国音乐美学史》,作者:黄翔鹏,人民音乐出版社。

音乐心理学

《音乐心理学》,作者:罗小平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专业音乐教育学

《专业音乐教育学》,作者:曹理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作曲技术理论

《作曲技术理论》,作者:徐沛东,人民音乐出版社。

视唱练耳

《视唱练耳教程》,作者:唐丽玲,人民音乐出版社。

配器

《配器法教程》,作者:李斯特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复调与和声

《复调与和声》,作者:斯波索宾,人民音乐出版社,2000年版。

《和声学教程》,作者:斯波索宾,人民音乐出版社,2000年版。

《曲式与作品分析》,作者:吴祖强,人民音乐出版社,2003年版。

作品分析

《汉族调式及其和声》,作者:黎海英,上海音乐出版社,2001年版。

《音乐表演艺术论稿》,作者:张前,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,2004年版。

英语文献翻译

《音乐文献翻译教程》,作者:刘承华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指挥与演奏

《指挥艺术概论》,作者:徐小平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《双钢琴演奏教程》,作者:鲍勃·迪伦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《钢琴演奏教程》,作者:丹·扎哈里耶夫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《电子管风琴演奏教程》,作者:理查德·克莱德曼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《手风琴演奏教程》,作者:米哈伊尔·萨哈罗夫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《小提琴演奏教程》,作者:约瑟夫·金戈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《中提琴演奏教程》,作者:理查德·博索格拉夫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《大提琴演奏教程》,作者:劳伦斯·莱恩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《低音提琴演奏教程》,作者:罗伯特·麦克阿瑟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《长笛演奏教程》,作者:让-皮埃尔·朗帕尔,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。

这些书籍涵盖了音乐考研的各个方面,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技能,从

感觉读者对于音乐考研用书有哪些书籍需求较高,下面小编根据读者对于音乐考研用书有哪些书籍这方面的需求,感觉读者对于下面这篇文章也感兴趣,希望读者也看看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.

考研期间,每天能完成的任务量应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、时间安排、心理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来定。以下是一些建议,帮助你合理规划每日任务:

明确任务量 :每天设定1-3个主要学习任务,避免任务过多导致效率降低。任务量可以根据学习阶段和科目难度进行调整。

时间分配

早晨:

精力充沛,适合进行需要深度思考的任务,如数学或专业课。

上午:进行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,如数学或专业课。

下午:安排需要记忆或复习的内容,如英语单词和政治理论。

晚上:进行错题集回顾和总结。

科目安排

公共课(如英语、政治):每天安排1-2小时进行复习。

专业课:根据专业课的比重,每天分配3小时进行复习。

规律性:

做题需要规律性和坚持性,避免一次性做太多题目以免疲劳。

灵活性:

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,要考虑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和突发状况,适当调整计划。

保持专注:

音乐考研用书有哪些书籍(音乐考研需要准备的专业书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本:)

在学习时尽量减少外界干扰,比如关闭手机、电视等。

定期休息:

每学习一段时间后,适当休息一下,避免过度疲劳。

综合建议:

每天保持8到10小时的总学习时间,其中数学和专业课各占2到3小时,英语和政治各占1到2小时。

6:30-7:30:起床洗漱、吃饭、到教室/图书馆(期间可以听一些背诵类内容,充分利用碎片时间)。

7:30-8:30:背单词+复习昨天真题阅读生词、长难句以及积累的作文素材。

8:30-11:30:完整3小时,留给大科(数学/专业课)。

11:30-13:00:吃饭+看资讯+午休(20~30分钟)。

13:00-15:00:2小时,政治复习+做练习。

15:00-18:00:英语阅读练习+整理。

18:00-19:00:吃饭+运动(散步或慢跑)。

19:00-22:00:3个半小时,大科复习(数学/专业课)或对今天复习的内容查漏补缺。

22:00-23:00:睡前整理回顾这一天的复习内容,制定明天的学习计划。

23:00-23:30:上床睡觉。

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上述计划,确保每天的学习任务既能高效完成,又能保持身心健康。

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