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考研频道

哪个学校考研复试好考(只要考生在复试中表现出基本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)

作者: 日期:2025-03-16 18:58:56 浏览: 分类:考研频道

哪个学校考研复试好考

江南大学:

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,在轻工技术与工程、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领域实力强劲。学校注重考生的综合能力,专业课给分大方,对于一志愿报考且达到基本要求的考生较为友好,复试中只要表现不是特别差,都有较大机会通过。复录比约为1.8:1。

哪个学校考研复试好考(只要考生在复试中表现出基本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)

北京工业大学:

北京工业大学是北京市属的211高校,以理工科见长,计算机等学科实力突出。学校整体实力不错,在京津冀地区就业认可度较高。一些专业如材料学等招生人数多,但由于北京地区高校众多,竞争激烈,导致部分专业的报考热度被分散,所以部分专业的报考人数相对不是很多,复试通过率相对较高。同时,学校不歧视本科院校,主要看初复试成绩,对于有实力的考生来说,复试机会相对公平。

浙江工业大学:

浙江工业大学在浙江省内的认可度较高,在全国范围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。学校学科门类齐全,部分专业如计算机、材料科学等竞争较为激烈,但也有很多专业竞争相对较小。学校招生规模较大,有较多的招生名额,且复试政策相对宽松,采用差额复试,一般是计划录取人数的1.2倍左右进入复试。只要考生在复试中表现出基本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,就有较大机会通过。

湘潭大学:

2022年入选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复试线通常等于国家线,相对容易通过。

哪个学校考研复试好考(只要考生在复试中表现出基本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)

福建农林大学:

较为冷门,部分专业竞争小,分数要求较低。

长沙理工大学:

优势专业包括水利工程、电气工程、交通运输,部分专业能与顶级院校竞争。

北京语言大学:

留学生多,语言环境好,大部分专业复试线为国家线。

燕山大学:

在“双非”院校中排名较高,保护第一志愿,复试公平公正。

扬州大学:

实力超过部分211院校,不歧视院校,复试线友好。

东北财经大学:

老牌经济强校,保护第一志愿,名额足够时不会刷人。

江苏大学:

全国百强院校,多数专业过国家线就能进复试,保护第一志愿。

重庆大学:

专业课不难,容易通过。

华东师范大学:

复试重点关注综合素质,特别是教育技术专业。

山东大学:

复试注重公平,对外地学生友好,电子信息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对容易。

哈尔滨工业大学:

复试庄严而严肃,但机械工程专业实用性强,相对容易。

上海大学:

复试注重综合素质和独特性,传媒专业相对容易。

天津大学:

复试公平,结果出得快,电子信息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相对容易。

四川大学:

初试占比较高,进入复试基本是稳操胜券,材料领域就业机会广泛。

中央财经大学:

复试对待学生一视同仁,保护一志愿,不歧视外校报考学生。
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:

不歧视双非、三跨、战考生,复录比7:3。

石河子大学:

专业课难度不高,初试竞争不激烈。

西北大学:

除考古学等强势专业外,其他专业考研难度不大。

辽宁大学:

专业课容易考,研究生就业不错。

东北林业大学:

学校包容,英语好的同学压力小。

东华大学:

除纺织工程外,大部分专业考研难度不大。

中央民族大学:

复试分数线相对较高,且专业设置丰富多样。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:

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,位于陕西省杨凌,是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。

福州大学:

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,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学术实力,性价比较高。

贵州大学:

贵州大学的划线较低,复试相对简单,对统考生比较友好,复试刷人比例低,竞争较小。

南昌大学:

哪个学校考研复试好考(只要考生在复试中表现出基本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)

南昌大学的学科实力不错,报考热度不高,复试公平,有些专业的

感觉读者对于哪个学校考研复试好考需求较高,下面小编根据读者对于哪个学校考研复试好考这方面的需求,感觉读者对于下面这篇文章也感兴趣,希望读者也看看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.

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部分 总共包含4篇文章,每篇文章后附有5道选择题,共计20道题目,总分为40分。这是考研英语一和英语二的阅读理解部分的标准配置。

对于考研英语一,阅读理解部分由Part A、Part B、Part C三部分组成,总共六篇文章。其中,Part A部分包含四篇文章,每篇文章后附有5道选择题,共20道选择题,每道选择题的分值为2分,总分为40分。

对于考研英语二,阅读理解部分由Part A和Part B两部分组成,总共五篇文章。其中,Part A部分包含四篇文章,每篇文章后附有5道选择题,共20道选择题,每道选择题的分值为2分,总分为40分。

建议考生在日常复习时,可以针对这两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,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。同时,建议考生每天安排2到3篇阅读练习,以培养在有限时间内精细阅读的习惯,并进行详细分析,特别是长难句和生词,确保理解每个句子的结构和含义,掌握不熟悉的词汇及其搭配。

TAGS: